多地多措并举稳岗扩岗,全国多个地区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就业和稳定岗位
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,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多项政策措施,通过多措并举稳就业、保民生,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,从中央到地方,一系列举措旨在稳定岗位、扩大就业,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。
一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
国家层面
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通知》,强调要加大资金支持,优化就业服务,推动创业创新,确保重点群体就业,还提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,缓解企业经营压力。
地方实践
北京市推出“北京稳岗返还”政策,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一次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;江苏省则出台了“小微企业社保费缓缴”措施,帮助中小企业减轻负担;浙江省启动了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”,提供实习机会促进就业。
二、强化技能培训与教育引导
培训赋能
广东省组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,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,特别是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人群,如制造业、服务业等,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线上教学,满足不同地区、不同年龄层劳动者的学习需求。
教育引导
河南省发布《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见》,明确将就业优先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,加大人才培养力度,为各类求职者提供更多择业选择,通过举办招聘会、网络直播带岗等活动,引导劳动者合理规划职业生涯。
三、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体系
政策简化
上海市推出了“全程网办”的就业手续办理模式,企业和个人只需在线提交申请材料,即可实现不见面审批,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。
法律保护
四川省建立健全劳动权益保障机制,制定完善劳动合同法,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,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维护。
四、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动力
新兴领域
河北省聚焦数字经济、智能科技等领域,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,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。
创业扶持
福建省通过设立创业基金、提供创业孵化平台等方式,激励青年创业者投身创新创业,截至2022年8月,全省累计新增市场主体超过65万家,其中个体工商户占78%,有力促进了就业增长。
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,各地政府采取综合施策,不仅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,也显著提升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,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深化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相信能够为广大劳动者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福祉。